走进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师范学院学子参观老舍纪念馆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爱国情怀,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悟文学魅力中的精神力量,作为2025年“人文联大”经典阅读文化节的重要活动,10月22日,图书馆外馆斜街校区分部组织师范学院学生前往老舍纪念馆,开展了以“走近人民艺术家,感悟抗战文心”为主题的实践育人活动,在文学巨匠的精神家园中探寻抗战岁月的文学回响。
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是文学巨匠老舍先生生前最后十六年的居所。这座宁静雅致的四合院,承载着先生创作巅峰期的无数日夜。同学们秩序井然地参观了故居的三个展厅。每一处景致、每一件实物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老舍先生的生活点滴与创作激情。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神情专注,不时驻足记录。当看到展柜中陈列的老舍先生的手稿、他用过的文具以及各种版本的著作时,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手稿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生动地展现了先生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的执着精神。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神情专注,在标注着“抗战时期创作专区”的展柜前久久驻足、认真记录。当看到展柜中陈列的《四世同堂》《茶馆》等作品的早期手稿、先生在重庆主持“文协”时用过的公文包,以及不同时期收录其抗战题材作品的典籍时,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手稿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不仅展现了先生“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的执着精神,更凝结着他在山河破碎之际,以文字唤醒民众、凝聚抗战士气的赤子之心——抗战八年,他拒绝与敌伪合作,辗转多地坚持文艺抗战,用一部部饱含家国情怀的作品,为民族抗争注入了精神力量。
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超越了书本的局限,直观理解了老舍先生如何将个人创作与民族危亡紧密相连,如何以文学为载体践行“抗战到底”的誓言。大家深刻认识到,伟大的作家始终是时代的观察者与守护者,老舍先生的作品既是文学经典,更是记录民族抗争史的珍贵文献,让同学们对“抗战精神”有了从历史到文学的多维感悟,更激发了对文学深沉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深刻的思考。
本次参观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与文学大师跨时空对话的桥梁,更以老舍先生的抗战文心为教材,上好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下,活动激励着联大学子以老舍先生为榜样,传承“以笔报国”的精神传统,扎根生活、关注时代,用文字记录民族记忆、传递精神力量,切实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与爱国责任,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文学传承中生生不息。
文、图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