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馆 介 绍
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是一所多校区综合型图书馆,始建于 1978 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分校图书馆,目前在北四环、学院路、外馆斜街、红领巾桥、垡头、蒲黄榆、工体北路等七个校区建有馆舍。北四环校区图书馆分为理工与艺术馆、人文馆。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近3.34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4349席。截至2025年8月,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324余万册,中文刊600余种,外文刊29种、报纸23种、电子图书159万余册,可访问的中外文数据库(子库)101个。
图书馆设有综合办公室(工会)、流通阅览部、资源建设部、文献特藏部、学科服务部、参考咨询部、信息技术部、读者活动部、阅读推广部和6个校区分部。现有正式馆员62名,其中博士7名,硕士28名,本科24名;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16名,中级职称41名。
图书馆实行“藏、阅、借、咨、检、展”一体化全开放服务,每周最长开馆105小时。提供开架阅览、馆际互借、原文传递、参考咨询、素养教育、查新检索、论文引证检索统计分析、自助借还、自助文印、空间预约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拥有多种现代化服务手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读者自助服务体系,通过门户网站为在校师生提供OPAC目录查询、新书荐购、读者借阅、信息查询、新书通报、网上书刊预约、续借、网络学科与资源导航、网络数据库检索及全文下载、虚拟咨询与答疑等24小时全天候服务。开通了校外访问认证系统和数字资源门户系统,我校读者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实现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访问,并使用多种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和个性化资源定制服务。
契合教学科研需要,建有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移动图书馆、现代化多媒体视听室、观影室、教师研修室、联大文库、元堃书院、藏书阁、休闲阅览交流空间、融合教育体验室、静音仓、朗读亭,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处联合建设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北京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北京联合大学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阅览中心、三山五园文献馆,收集特色资源,服务教学科研。以“印韵北京”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墙将“学以致用”“立德树人”“书香联大”“智慧阅读”等融入其中,与元堃书院、藏书阁浑然一体,体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突出了图书馆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追求。
图书馆积极致力于馆际间的合作,加入了北京市和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等,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100余所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理念,秉承“藏以致用,服务育人”宗旨,深入贯彻全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校党委宣传部、校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打造“两节两季”的品牌文化育人活动平台。开展“书香联大”读书文化节、“人文联大” 经典阅读文化节、“魅力联大”迎新季、“绽放联大”毕业季等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探索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学科资源推介、查收查引、学科态势分析与学术科研评价等研究咨询服务,嵌入教师科研项目和课程教学,开展研究生研习营活动,指导图情专硕校内实习,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信息素养和科研素养,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图书馆围绕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努力成为特色鲜明、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育人中心,综合实力不断得到提升。图书馆“2012-2016”年度、“2017-2021”年度曾两度荣获“华北地区高校先进集体”。2024年荣获“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荣获“BALIS原文传递最佳宣传奖”,2019年“BALIS原文传递最佳组织奖”,2020年荣获“原文传递最佳服务奖”,2021年荣获“原文传递服务学科一等奖”,2019、2020、2022、2023、2024年荣获“BALIS原文传递先进集体奖”,曾获馆际互借服务先进集体二等奖和三等奖、馆际互借“书香飘过七十年”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获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2007年---2017年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奖、2019年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项目”先进集体。在业界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中,多次获优秀组织奖。2023年“阅途杯”第二届全国涉农高校乡村振兴主题阅读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2024年第三届、2025年第四届可知数字阅读节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024年首届在京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大赛最佳组织奖,2022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研究与服务创新案例大赛最佳组织奖。荣获2021年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职工小家。获校2022年、2023年、2024年3届宣传思想工作“海棠奖”8项,读书文化节2023年获校首批“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2023年“举办主题教育图书展,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阵地”被评为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特色活动。2025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举办的第三届“图书馆人奇妙夜” 线上直播活动中,我校图书馆“联图故事汇---讲述联大人的读书故事”项目荣获“图书馆炫彩项目”奖。我馆报送的《大学生为你开启“北京中轴线”书旅主题阅读》案例入选国家语委2024年“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创新实践品牌案例,中国教育电视台据此案例联合图书馆拍摄了“典耀中华—全国校园节庆日诵读活动”专题节目。我馆与中国盲文图书馆签订了《中国盲文图书馆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支馆服务协议》,成为中国盲文图书馆分支馆。我馆成功获批2024年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共建单位,接受共建单位授牌。获批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附:图书馆每学年周一至周日开馆时间
馆舍所在校区 | 开放部门 | 开馆时间 |
北四环校区(本部) | 理工与艺术馆 | 7:00—22:00 |
北四环校区(本部) | 人文馆 | 7:00—22:00 |
工体北路校区 (机器人学院) | 主要借阅区 | 8:00—22:00 |
蒲黄榆校区 (特殊教育学院) | 主要借阅区 | 8:00—22:00 |
学院路校区 (应用文理学院) | 主要借阅区 | 8:00—22:00 |
外馆斜街校区 (师范学院) | 主要借阅区 | 8:00—22:00 |
红领巾桥校区 (商务学院) | 所有阅览室 | 8:00—22:00 |
垡头校区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主要借阅区 | 8:00—22:00 |
说明:北四环校区图书馆理工与艺术馆为老馆;人文馆为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