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第三届社会记忆传承与保护作品大赛通知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大学生第三届社会记忆传承与保护作品大赛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校图书馆、校档案(校史)馆承办,竞赛方案如下:

一、竞赛目的

本次大赛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需要,立足于京津冀地区社会记忆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以收集优秀传统社会记忆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优秀人才为终极目标的活动,涉及社会记忆的收集、保管、利用等环节。具体目的如下:

1. 弘扬京津冀地区的优秀历史文化,努力实现社会记忆优秀成果的传承;

2. 吸引和鼓励广大学生热爱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整合信息、保管信息、利用信息和展示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为我国社会记忆的传承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竞赛主题与内容

1. 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对于含档案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如有指导教师,则必须为档案学专业教师或者档案馆、图书馆一线工作者,参展作品形式可以是与京津冀社会记忆相关的档案工作调研报告、档案参与社会记忆的构建方案、国内外档案社会记忆构建的成功经验、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网站、档案视频短片、档案编研成果、档案管理服务企业创业计划、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等;

3. 对于非档案学专业学生组建的团队,参赛作品可以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三个文化带建设、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京津冀地区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有些主题看似宏观,可从微观角度切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有些可以从解读历史做法、以古鉴今的角度去研究,或是考察、考据某些地理范围、历史功能等等。同时,作品要体现档案元素,即围绕档案说事、写人、议物、取景、设计。可以通过某件档案讲述其背后蕴藏的故事,也可以用档案为佐证,解读某段历史、探讨某个历史人物(非领袖)或历史事件。旨在深入挖掘馆藏、室藏、私人藏档案资源,展示档案的魅力与价值,体现档案特色。

三、参赛条件

参赛对象为北京联合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含专升本)为主体的团队。

四、组织方式

每个团队包括2~5名学生(大四学生不能作为队长),可以有指导老师。

五、奖项设置

1. 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2. 获奖者由北京联合大学颁发证书,团队、团队成员均有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一等奖作品推荐在《北京档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档案文化”栏目和《中国档案报》发表;并推荐参加“教育部档案学专业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六、时间安排

1. 2018年10月31日之前,各参赛小组提交参赛作品方案;

2. 2018年11月20日之前,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七、作品提交

2018年10月31日之前,各参赛小组依据附件2的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上传作品至邮箱jjjshjy@sina.com,完成线上报名;同时,各小组将所有纸质参赛作品或视频光盘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学院+专业+社会记忆”字样。邮寄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

八、注意事项

1. 参赛作品字数不宜过多,应在6000字以内,视频不超过7分钟;

2. 参赛作品应来源于实际社会需求,不存在抄袭、剽窃行为,不包含涉密内容;

3. 不鼓励一般性、纯理论的学术论文。

九、联系方式

主办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

承办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校图书馆、校档案(校史)馆

联系人:田蕊            电话:13439302746

邮  箱:jjjshj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