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约翰·拉贝与中国”讲座

值此纪念著名国际友人约翰?拉贝来华110周年之际,2018年5月29日图书馆特邀请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梁怡教授在老馆电子阅览室作了“约翰·拉贝与中国”讲座,为我校师生全方位解读80年前约翰·拉贝的义举,介绍拉贝家族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讲座由图书馆馆长王彤主持,副馆长汪明骏全程参加并总结发言。

1937年,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人为难之际,时任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约翰·拉贝被推举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领导救助了25万中国平民。他的义举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肯定拉贝的作为:“中国人民纪念拉贝,是因为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

讲座中,梁教授介绍了2003年在德国作访问学者时巧遇拉贝后人和她被准许看到20多本拉贝日记手稿原件的特殊经历。其中有为中国人熟知的10卷《敌机飞临南京》(中译本为《拉贝日记》),她还发现了不为人知的5卷北京的日记。通过多年整理研究,梁教授主持编译出版了《我眼中的北京(拉贝日记北京卷)》,在学术界引起积极的反响。讲座开始前,梁怡教授为在场师生播放了几段精心准备的有关拉贝生平事迹的视频,展示了拉贝家族收藏的1936年北京历史地图、日记影印件、有关拉贝的书籍等实物,拉近听众与历史的距离。

本次讲座详细介绍了拉贝在中国生活、工作30年的情况,他前17年在北京,后面6年在天津、7年在南京,拉贝的儿子和女儿、外孙女均在中国出生、长大。20余本拉贝日记,主要收藏了他从1900至1938年间三地的所见所闻。每一卷文字记述、图片留存都非常丰富、珍贵。梁教授介绍了拉贝1937年在南京的义举,也特别补充介绍了她发现的、且鲜为人知的5本北京卷日记的内容,全方位呈现了拉贝在中国的立体形象。拉贝的北京日记,不仅还原了清末民初北京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北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折射了北京清末民初的近代化程度。通过北京卷日记的记载,更以实例说明拉贝有很好的收藏习惯,为证实他南京卷日记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拉贝正是通过北京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拉贝家族和北京联合大学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于2009年4月访问北京联合大学,出席《我眼中的北京》出版座谈会,并赠送自己出版的学术著作;2015年9月1日,在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托马斯·拉贝挤出时间来校讲座,介绍祖父的事迹,并接受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聘书。梁教授提出在学校图书馆建立特藏室以宣传拉贝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2017年12月16日,我校举行了“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筹备启动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会前,托马斯·拉贝教授还专程到校图书馆参观,实地考察特藏室建设情况。

15年来,梁教授结合思政课一直致力于研究拉贝事迹、宣讲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北京近代历史研究、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次讲座为校图书馆“教授和你聊”系列讲座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也期待更多的教授支持图书馆工作,积极参与“教授和你聊”系列讲座,丰富学生的学术文化视野。

 

                                         文:肖鹏   图: 吴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