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总第61期)2018第10期
教育教学发展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师范学院分部) 主办
总第61期 2018年第10期
前 言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在教育教学领域,师范学院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更好地服务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特编辑此简刊介绍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改革与发展信息。各系领导、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真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真诚希望大家为编辑工作建言献策,谢谢大家!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什么在影响美国大学生的学习
一、引言
1969年,肯尼士·费尔德曼和西奥多·纽科姆出版了《大学对学生的影响力》(The Impact of College on Students)一书,20年后,笔者和欧内斯特·帕斯卡雷拉一致认为,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在不同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有必要针对费尔德曼和纽科姆之后出现的美国高等教育院校影响力的研究发展,开展进一步的综合梳理。帕斯卡雷拉和笔者回顾的研究论文跨越20余年,数量达2600篇。
二、文献梳理的方式
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将高校学生所经历的诸多变化分为十大主要范畴:一是语言表达能力、量化分析能力和专业素养;二是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三是内在的社会心理变化(例如身份认同、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四是外在的社会心理变化(例如人际交往技能、自主性、独断和理智取向);五是态度和价值观;六是有原则的道德理性发展;七是教育成就;八是职业选择和发展;九是经济收益;十是大学毕业后的生活质量。
在系统化梳理每篇大学生变化研究的过程中,如下六个问题始终贯穿其中:第一,有何证据可以清晰地描述学生个体在大学在校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第二,有何证据可以说明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变化源于大学就读经历?第三,有何证据可以印证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或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第四,有何证据可以说明同一院校中的不同经历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五,有何证据可以显示大学就读经历给学生变化所形成的影响具有条件效应,而非普遍效应?第六,大学就读经历为学生带来怎样持续或长期性的影响?
本文将尝试辨识塑造学生学习乃至其他各范畴学业成就的大学就读经历中的核心条件和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研究发现背后最为重要的实践与政策启示。
三、大学经历对学生成就的影响
(一)课程和课堂经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包括知识汲取、阅读、写作、计算等学习技能的发展,以及诸如批判性思维、信息综合化能力、基于证据的评估能力等高阶思考能力的提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期间的就读经历对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对于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作用路径大致分为三种:
1、教学方法。
2、有效的教师行为。研究表明,至少六种教师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一是表达清晰易懂;二是对所授科目善于表达并富有热情;三是准备充分且条理清晰;四是向学生发送教师希望在课堂外与学生开展交流的意愿“信号”;五是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频繁且详细的反馈;六是对学生个人及其进步表现出关心。无论以上哪种教师行为都能显示出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赞赏与关注。
3、课程设置。有实证研究表明,最为有效的课程是跨越或建构多学科知识联系的跨学科课程。这些课程具备一个整合的“核心点”,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侧重于在不同学科的课程和理念之间建构知识的联系纽带。
(二)社团活动和课外经历影响学生的社会心理发展、态度和价值观转变及道德理性的发展
大量实证研究显示,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及课外活动等“非学术性”方式经历着学习体验和变化。“社团活动”一般被理解为高等院校正式组织、指导或批准的各项活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会、同伴咨询或辅导、校际和校内的各项体育比赛、男生和女生联谊会的会员制度等。“课外经历”不仅包括社团活动,而且包括非校方主办的各项活动。课外经历还包括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校外勤工俭学、国内外旅行以及未纳入课程范畴的“服务性学习”。
研究发现,在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或课外经历中,某些特定或多项活动的参与经历至少对学生社会心理方面的某一维度的发展和成熟具有显著的、相对稳定的影响效应。这些社会心理的多维变化包括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塑造、自我概念、自尊与自信心的培养、自律能力和远离父母或同伴的自立能力的强化,以及对自身未来掌控感的增强。此外,社团活动和课外经历也塑造了学生的社会政治态度与行为。学生的改变还包括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的转变、公民参与的加强,性别、种族、性取向态度的转变,以及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性的提升(能够理解影响个体行为“道德”判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社团活动与课外经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以下活动和经历对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呈现出显著影响:一是学生的努力程度/参与程度;二是与同伴和教师的非正式交流沟通;三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四是“多样化”经历(结识在重要方面与自己存在差异、或拥有不同想法、态度和价值观的族群);五是校园生活(尤指以学习为主导的住宿环境或“学习型社区”);六是社区服务(尤指“服务性学习”);七是发展性学业指导(包括对学生个人和职业长远目标的探讨);八是勤工俭学,等等。
(四)课程与课堂经历影响学生的社会心理发展、态度和价值观变化及道德理性的发展
大量实证研究(虽然与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研究相比,数量相对较少)表明,课程和课堂经历同样塑造着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态度和价值观变化以及道德理性的发展。最为突出的学术经历包括修读相关课程或主修某些特定领域的专业(例如女性学、民族志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研究等)、置身于跨文化/跨种族的课堂、参与服务性学习、院系为学生提供的社会文化氛围等。
四、有效教育经历的特征与动力
第一,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会面对来自观念和族群和挑战。所谓挑战,包括学生可能遭遇与自身长期形成或固有的思考截然不同的新观点或新视角。第二,有效的教育经历要求学生应对挑战。学生必须直面各种“差异”,必须应对认知失调。第三,有效的教育经历发生在支持性环境当中。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需要院校通过给予学生参与支持、防止失衡等方式,让(做好改变准备的)学生应对智力性或情感性挑战,平衡学生所面临的挑战。过高的挑战和支持不足会导致学生挫败或退缩。第四,有效的教育经历强调有意义的真实世界活动。这一特征表明主动性学习机会所拥有的价值和力量高于被动性学习(例如课堂学习中记笔记)。事实上,有效的学习经历通常要求学生在基于非完整性信息或多重解决方式并存的任务情境中实现。第五,有效的教育经历经常构建学生与他者之间的关联,教育经历是具有关联性的人际互动。第六,有效的教育经历提供或促生了反思的契机。
五、教学、管理实践和公共政策相关研究的启示
一是将所为与所知相结合。把六大特征作为课程、教学、培养项目,以及政策的规划、发展、审查、完善、评估的检验标准。二是系统化思考,关注整体而非局部。三是系统化运作。四是尽早启动和关注大学新生。五是促使评估成为优质教育的一部分。
(参见:帕特里克·T. 特伦兹尼.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什么在影响美国大学生的学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1):72-85,189.)
电话:6421·7711转2316 联系人:周生芳 2018年10月11日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