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总第60期)2018第9期
教育教学发展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师范学院分部) 主办
总第60期 2018年第9期
前 言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在教育教学领域,师范学院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更好地服务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特编辑此简刊介绍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改革与发展信息。各系领导、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真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真诚希望大家为编辑工作建言献策,谢谢大家!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与改革趋势
一、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2017年,新西兰教育部修订了国家学前教育课程标准。与1996年的第一版课程标准相比,进一步凝炼了四大实施原则与五大内容领域,勾勒了国家对儿童发展的愿景。
(一)四大实施原则
1、授权原则
《新标准》指出,学前课程需要识别并尊重儿童平等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权利,并将参与的机会赋予每一名儿童。在授权的环境之中,儿童能够创造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基于兴趣发展知识和技能,并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尝试进行决策,基于授权的原则,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鼓励和支持所有儿童参与到活动之中,丰富他们的经验。
2、全面发展原则
《新标准》指出,尽管儿童的发展被划分为认知、身体、情感、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但是学前课程需要全面反映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基于全面发展的原则,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所有领域,并在课程实践中合理地划分和整合,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家庭和社区原则
《新标准》指出,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家庭和社区,适宜的学前课程也必须尊重每一名儿童的家庭背景和文化传统。基于家庭和社区原则,教师需要与儿童的家庭和社区建立积极的联系,了解并尊重他们对儿童的期望,共同为儿童提供适宜的课程内容。
4、联系原则
与周围人、事、物建立积极的联系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种联系中,儿童能够得到教师和同辈的鼓励和接纳,他们就能够大胆表达和尝试他们的想法,锻炼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促进这种联系的形成,教师需要关注环境的创设,充分考虑儿童的文化背景,为儿童提供充足且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二)五大内容领域
新西兰学前课程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归属、贡献、交流和探索。每个领域下包含发展目标和学习成果。发展目标描述了环境和教学中能够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供教师设置课程使用。学习成果表达了儿童在每个领域下知识、技能、态度和倾向的预期发展状态,旨在辅助课程设计和儿童评价。
1、健康
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的健康理应受到保护和培养。《新标准》中发展目标包括:儿童身体健康;儿童情感健康;儿童远离伤害,处于安全的环境。其中,儿童的情感健康指的是创设一个安全、稳定且具有互动性的环境来发展儿童的自我认同、自信、快乐以及情绪管理和控制力。《新标准》中学习成果包括:第一,保证自身健康,并能够照顾自己;第二,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表达感受和需要;第三,保证自己和他人远离伤害。
2、归属
归属感指的是儿童知道他们属于一个群体和环境,并产生情感上的联系。为了培养儿童的归属感,《新标准》非常重视并尊重儿童的性格、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家庭和文化背景。当儿童能够在游戏和环境中体验到他们自己的文化、语言以及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形成归属感。《新标准》中发展目标包括:儿童建立和延伸与家庭和环境的联系;儿童知道他们归属于某地;儿童习惯于流程、传统和常规;儿童知道可接受行为的界限。《新标准》中学习成果包括:第一,与周围的人、地点和事物建立联系;第二,参与到某区域的看护中;第三,了解事情的规律并适应改变。第四,尊重教师、规则和他人的权利。
3、贡献
新西兰学前课程重视儿童的贡献意识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和参与机会。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儿童能够与成人、同辈进行合作,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新标准》中发展目标包括:儿童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正视;儿童的合作学习受到鼓励。《新标准》中学习成果包括:第一,平等对待他人并邀请他们一起游戏;第二,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第三,使用多种策略和技巧同他人一起游戏和学习。
4、交流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认为,语言作为日常的交流工具,不仅包括文字、句子和故事,同时也包括符号、视觉图像、艺术、舞蹈、喜剧、音韵、音乐和律动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儿童能够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他们获得的经验,并能够学习他人的交流和表达方式,进而提升抽象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品质。《新标准》中的发展目标包括:儿童发展非言语的交流技能;儿童发展言语交流技能;儿童体验不同文化下的故事和符号;儿童发展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新标准》中的学习成果包括:第一,使用手势和动作表达自己;第二,理解口头语言并在多种情境下使用;第三,喜欢听故事,并能够转述和创编故事;识别书面符号和概念;识别数学符号和概念;第四,通过多种材料和模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探索
对周围环境积极的探索是学前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新标准》中的发展目标包括:儿童游戏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且自主游戏得到认同;儿童通过控制身体建立自信;儿童学习到探索、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儿童通过感知自然、社会和物质世界得以发展。《新标准》中的学习成果包括:第一,游戏、想象、创造和实验;第二,自信地做出动作并能够在肢体动作方面大胆尝试;第三,使用多种策略推理和解决问题;第四,通过形成和完善自我来了解周围的世界。
此外,基于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新标准》还为教师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支持策略,用以支持儿童在婴儿期、学步期和幼儿期各个领域的发展。以健康领域为例,婴儿可以通过线索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则需要相信他们的这种表达能力,在他们释放失落、饥饿或疲惫的信号时给予回应。在学步阶段,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可以独立选择和冒险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在幼儿期,教师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发展自我帮助和自我照料的技能。
二、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一)强调学习倾向的培养
(二)重视儿童工作理论的提升
《新标准》对儿童的工作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儿童工作理论的基本结构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知识;技能和策略;态度和期望。每一部分又被细化。
三、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趋势
(一)在改革理念上凸显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二)在改革内容上重视与初等教育的衔接
(三)在改革过程上追求利益各方的充分和广泛参与
(参见:徐鹏,胡恒波.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与改革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1):73-79.)
电话:6421·7711转2316 联系人:周生芳 2018年9月28日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