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研究动态(总第38期)2016第8期
学科建设研究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主办 总第38期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科研处协办 2016年第8期
前 言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学科优势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兴校之路,能充分发挥高校在长期办学中积累的比较优势。《学科建设研究动态》由图书馆和科研处合作完成,旨在为学科建设工作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以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在促进学科专业纵深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专业知识在教学和应用中的融合互补。完成此项工作需要咨询并整合各系(部)领导、学科专业负责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诚挚欢迎给我们的编辑工作提要求、建言献策,谢谢大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制的历程
1912年民国成立后,教授法(后来改成“教学法”)课程在高等师范学院广泛开设,且当时已经有一批从欧美和日本留学回国的学者群体,从事各科教学法的引介和研究工作,他们堪称我国教学论学科的拓荒者,对民国时期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是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非常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学论学科历经重建,不断发展、繁荣,学科建制方面取得了长远进步。
一、系科设置逐步完善,组织机构不断壮大
(一)初创与起步阶段
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论的组织建设首先是从教育系设立“教学论(教学法)教研室”开始的。198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并于次年创办专业学术刊物《课程·教材·教法》。该所连续举办全国性专题会议,促进了课程与教学研究者的交流与协作。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教学论教研室基础上,组建了“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其他师范院校也相继建立了一些类似的机构。
(二)发展与调整阶段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的学科调整规划,将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融合起来,设立新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此后,很多高校开始对课程论和教学论学科进行整合。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原来“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随着高校的扩招,部分高等院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将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研室升格为系或研究所。
(三)壮大与稳固阶段
为加快课程理论研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率先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设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截止2015年,全国各类高校设立的各类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量已超过100个,这些“课程中心”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咨询和服务,成为联系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重要纽带。
二、研究生学位点不断增加,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
(一)研究生学位点的初创与巩固
1981年,教育部召开学位委员会,修订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论被批准具备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获准具备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1984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二批教学论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其后,教育部又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学位授予单位的审定和审批工作。
(二)研究生学位点迅速扩张与壮大
随着高考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学位授予点数量有了快速增加。截止2015年,全国具有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的高校已达到28所,具有硕士点的高校已超过120个。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还有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课程与教学论被批准为(省、市)重点学科或建成了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得到较多资金与政策扶持。
三、专业学会陆续成立,建立了稳固的学术交流平台
学科共同体的形成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标志,也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专业学会是一种学术交流的共同体,是学科研究者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学会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可以分享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培育学科成员对本学科的认同与信念,增进研究者的交流和交往。
(一)专业学会建立和完善,教学论学术交流机制形成
1985年6月,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全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学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学论研究者群体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学术组织,这为开展教学论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成立后,通常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年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每年还不定期召开一些小型的专题讨论会,就教学论学科热点问题开展研讨和交流。
经由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各个学科(如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也陆续成立了“教学专业委员会”。这些“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高校从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人员。另外,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全国性的教学实验研究学术组织等也应运而生。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批准,“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1996)、“全国合作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1997)等相继成立。
(二)专业学会日益壮大,学术交流国际化趋势明显
1997年,中国教育学会批准成立全国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后称“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 199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台北教育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举办了“首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迄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已举办了十七届年会,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2003年11月,在“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AACS,总部设在美国)的推动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了“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当前,一些比较活跃的国际知名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如保罗·费莱雷、小威廉姆·E·多尔、威廉·派纳、坦纳、马克思·范梅南、迈克尔·W·阿普尔、佐藤学等应邀赴国内多所重点师范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同时,国内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也频繁走出国门,进行访学,参加学术会议,扩大了国内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国际化视野。
(选自:凌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制的历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18.) 2016年10月19日印制
电话:010-64212417 邮箱:sfyjdt@buu.edu.cn 联系人:周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