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研究动态(总第67期)2019第5期


学科建设研究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师范学院分部)主办

总第67期     2019年第5期

前  言

学科优势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走特色兴校之路,能充分发挥高校在长期办学中积累的比较优势。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师范学院分部特编辑此简刊,旨在为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提供相关信息。诚挚欢迎给我们的编辑工作提要求、建言献策,谢谢大家。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学科建设模式创新

随着时代特征的演变,知识生产自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经历了由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逐渐转型。学科作为已有知识范畴的一种组织和管理状态,以及知识体系的专业化形式也在发生相应的演变。实践中,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关键机构,其学科建设模式也要突破原有路径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以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要求。

一、知识生产模式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知识是学科的逻辑起点,学科是探索知识过程中知识的暂时分类,在探索知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知识生产的规律性框架,即知识生产模式。因此,知识生产模式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助于总结知识生产规律,进而促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另一方面,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有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而进行适应性变革。

自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知识生产经历了由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历史与实践的逻辑演变过程。

模式1又被称为“洪堡模式”。在模式1 中,知识生产的唯一主体是大学内的学术共同体;知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学术自身的发展,即“为知识而知识”,不考虑其他功用;知识体系存在于不同的学科框架内;知识生产以制度化的单一学科为基础。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下的学科发展遵循传统建制的学科模式,学科边界清晰。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无法继续垄断知识生产,模式1 以发展学术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对这种冲突,从所谓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模式1”转变成以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模式2”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知识生产模式2这一概念最早于1994年由迈克尔·吉本斯等人所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性》一书中首次提出。在知识生产模式2下,知识生产主体不再局限在大学,而是形成了大学——政府——产业的三重螺旋模式。在三重螺旋中,大学、政府、产业部门三者通过各种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的角色是生产知识,政府提供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保障,繁荣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部门是利用知识者。这三者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模式2的知识生产主体网络。

在模式2 中,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被紧密地整合在了一起,知识生产的目的转向了通过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由学科型组织转化为以诉求为导向的服务型组织,大学中的知识生产由传统型基础科学研究向基础和应用型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向转型。模式2既然要解决应用情境中的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通常会超越单一学科的限制,这也就是知识生产模式2“跨学科性”的特点。

模式3 最早由埃利亚斯·G·卡拉雅尼于2003年在《创造+创新=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模式3的基本内涵是:“知识生产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和多边互动的知识创新系统……它强调大学、产业、政府和公民社会实体之间以多边、多形态、多节点和多层次方式的协同创新,并以竞合、共同专属化和共同演进的逻辑机理驱动知识生产资源的形成、分配和应用过程,最终形成不同形态的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实现知识创新资源动态优化整合”。简单来说,模式3的知识生产主体包括大学、产业、政府及公民社会这四个要素,即“四重螺旋”。

从单学科、多学科到跨学科再到超学科的学科形态演进与知识生产模式1、模式2、模式3的转换在时间概念上并不完全同步或一一对应,但知识生产模式与学科发展模式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协同共生关系。

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学科建设实践要素之间的张力与矛盾

(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张力平衡

在知识生产模式从模式1到模式3的转型过程中,学科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从独立封闭走向开放包容的过程。在模式1中,知识生产通常在各个学科框架内完成,各学科之间界限清晰,学科越分越细,各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或学科建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应用的旺盛需求,封闭型的学科建设模式难以解决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社会重大问题,学科的开放与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二)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张力融合

在知识生产模式1 中,大学作为知识生产最合法、最权威的场所,被称为“象牙塔”。知识生产模式2、模式3的出现,使知识和社会之间的边界日益消融,大学开始与社会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学科知识生产更加强调应用性研究和应用性情境。所谓“应用性情境”,即知识“始终面临不断的谈判、协商、除非而且直到各位参与者的利益都被兼顾为止”。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以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也就是说,学科建设必须强调应用性,重视提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知识性与公益性的张力互补

在知识生产模式1下,学术共同体控制学术评价权力,同行评价决定知识的合法性及有效性。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出现了模式2甚至模式3的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四重螺旋的知识生产机制,知识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必然要为知识生产的利益相关者服务,既包括为学术共同体发展学术的需求服务,也包括为其他主体所关注的社会实际问题服务,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公益性与知识性目标的统一。

吉本斯在《反思科学:不确定时代的知识和公众》一书中提出,知识生产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就是从“自治文化”转向“责任文化”,也就是说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学科知识生产必须通过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商讨以确保知识的效用,平衡各个群体的利益需求以实现社会公共公益的最大化。在这种背景下,学术性标准只是学科存在的内在合法性基础,学科的发展还必须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因此,社会责任是学科存在的外在合法性基础。

三、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中的学科建设模式创新路经

(一)学科建设理念:以需求为引领,以公益为目标

卡拉雅尼将模式3置于知识创新范式、知识系统专业化以及媒体、文化、分型知识相整合的生态系统情境中,表达了知识生产模式应当以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大挑战问题、创新创业等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生态哲学问题为导向。

(二)学科结构:多种学科形式并存

跨学科仍保留着各学科知识原有的框架形态,超学科则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了重组实现了知识集群,知识在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之间灵活流动,形成了创新生态知识群。在现有知识生产体制下,提高学科综合实力需要以“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多种学科形式并存的学科结构为基础,统筹优化学科资源,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跨学科、超学科发展,形成各种学科形式并存的学科结构。

(三)学科组织:多主体协同创新

(参见:马廷奇,许晶艳.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学科建设模式创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2):66-71.)

电话:6421·7711转2316      联系人:周生芳        2019年4月5日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