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主题书展图书推荐
书 名: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套装上下册)》
作 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D23/4:1:1=2 D23/4:1:1=2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劳动的成果。
本书介绍了1921~1949年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分五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党在大革命时期”、“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鸦片战争后的中 国社会和国际环境、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辛亥革命及其后的中围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环境等内容。
书 名: 复兴之路(全3册)
作 者: 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节目组
出 版 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K250.7/42:1、K250.7/42:2 、 K250.7/42:3
内容简介
《复兴之路》(全3册)全书述事宏大,解读深刻,凸现了历史发展主体脉络,电视片原创精彩内容及画面与图书内容合为一体,给人以启迪,引人以思索,发人以共鸣。这是一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一套浓缩民族复兴历程的震撼影视图书;一套极具深厚历史底蕴和史料价值的影像资料的纸质化精粹集成,更是一套思想性、历史性、可读性俱佳的可收藏的精品图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复兴之路》(全3册)套书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线。
书 名: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上中下)
作 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K265/68:1、 K265/68:2、K265/68:3
内容简介
一、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面、客观地记录和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历史贡献,我们特组织全国党史工作部门和党史工作者撰写和编辑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一书。
二、本书内容的编排,以总论为首,继之以各中共中央局篇,然后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篇和华侨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篇的排列顺序,既考虑到目前省级行政区的常规性排序法,同时又照顾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香港和澳门有关抗战的内容在“广东篇”中叙述。台湾以及华侨的有关抗战内容由特约专家撰写,各单列一篇。
三、本书“北京(北平)篇”、“海南(琼崖)篇”标题中,括号之内的地名是抗战时期的称谓。
四、本书每一篇的末尾,注明供稿单位和撰稿人姓名。
五、全书开头处列一个总目录(出两级标题),上、中、下三册名列一个分目录(出三级标题)。
书 名: 跟着共产党走:一本给青年人看的简明党史
作 者: 刘 波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D23/533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出发,力图以鲜活、翔实的历史史实,通俗、生动的文字叙述,以及丰富、珍贵的历史图照,深刻、全面而简要地展现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九大的光辉历程。
全书从中国共产党建党救国起端,叙述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经过浴血奋战,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缔造出新中国;再经艰辛探索和重重波折,通过改革开放、重大理论创新,终于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面临再一次改革的启动,书中会写入十九大的精神。
书 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全五卷)
作 者: 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K270.6/30、K270.6/30:1、K270.6/30:2、K270.6/30:3、K270.6/30:4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套装共5卷)》第一卷(1949-1956)讲述从新中国开国奠基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第二卷(1956-1966)讲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艰辛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第三卷(1966-1976)讲述“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第四卷(1976-1984)讲述从“文革”结束到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八年历史。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来,在第一卷之前设立序卷,概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国家的伟大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这35年的历史。
《国史稿》共分五卷。第一卷(1949—1956)讲述从新中国开国奠基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第二卷(1956—1966)讲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艰辛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第三卷(1966—1976)讲述“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第四卷(1976—1984)讲述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八年历史。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来,在第一卷之前设立序卷,概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国家的伟大征程。
书 名: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作 者: 王立华
出 版 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A752/740
内容简介
此书就是围绕这个奇字,从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这4个方面,深度揭示了毛泽东的追求之奇。立奇志,读奇书,是书的前两部分。尽管读起来或许没有一般故事的趣味,但那却是学子*思想上探索与升华的过程,是他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与灵魂,其中有直接穿透心扉的特别思悟乐趣,还有哺育领袖成长的特殊思想营养,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本原之学,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品味、消化吸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曾为那些闻所未闻的发现激动震憾不已。因为,那正是当今社会缺乏的,也是很少有人讲起的妙道真经,所以书中不吝篇幅展开。书中所叙思想观点和论据,基本来自毛泽东文稿原文,只是由文言转变为白话,再加笔者的理解延伸而已。正是由于学生时期的毛泽东有那样的思想高度,才有可能成就后来那样奇伟的功业。了解那些大本大源层面的至理,方知伟人出现并非偶然。
交奇友,创奇事,是书的后两部分。主要讲述学子毛泽东的交友和做事,读起来比较轻松。他在一师的那些奇友奇事,应是这方面著作中次系统挖掘整理。毛泽东的奇伟志向和精深思考进入人生事业后,表现出种种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细心琢磨那些行迹特点,有助于深刻认识领袖成长的奥秘。
全书从语言、逻辑到思想伦理都很有特色,那些鲜为人知的深刻哲理,正是在校求学者、事业奋斗者、领导管理者包括那些人生思考者苦苦思索追寻的。
书 名: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
作 者: 陈小明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D239/260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功?
从浴火涅槃、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到执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再到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为主题,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从党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发展道路、公平正义、自我革命、队伍培养、根本动力等九个维度,全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发展之道,进而深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党情国情世情,认识到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从中吸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矢志不渝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书 名: 忠诚
作 者: 辛鸣 李少军
出 版 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D262.3/65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深刻认识忠诚的政治意蕴,科学把握忠诚的丰富内涵,切实做到忠诚的知行合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充分体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要求,也是攻坚克难、永远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隆重推出《忠诚》一书。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辛鸣教授执笔,从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角度切入,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忠诚的重要论述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丰富内涵,重点阐述了忠于党的信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国家宪法和法律以及尽忠职守等方面的实践要求。全书把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融为一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在“四个伟大”实践中更好地知行合一践行忠诚、切实管用的理论学习读本,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书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读物。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而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党保持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石,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政治承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就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书 名: 百年变局
作 者: 王文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位置: 图书馆四层社会科学书库
索 书 号: : D60/423
内容简介
“大变局”是目前中国官方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权威战略判断。“大变局”并不只是仅限于如全球化、大国博弈等国际关系领域,而是覆盖技术、制度、知识、权力等更广泛领域;不只是一百年的范畴,而是涉及过去五百年全球化进程中的数个时间节点。如何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这个“大变局”,决定着中国对当今世界未来与中国发展的清晰认识,也会直接影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篇章展开,阐述在百年变局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当前的中国应该怎么办,未来向何处去。深刻认识这一“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是新时代开拓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要求。对内,百年变局论断后的发展思路,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路;对外,百年变局彰显的国际交往及国际秩序建构,对于世界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